【 居住履歷看見社宅居民原鄉記憶 】

2020/01/30 松山健康
1391
0

▎健康社會住宅「居住履歷」── 與居民從過去一起帶來此刻的精彩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「居住」是每個人生命經驗裡,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在每次的居住,寫下精彩故事後,有人會再度往下一趟旅程前進,有人則是停留。


不同的居住與選擇,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生命風景。而「社會住宅」提供了人們在人生旅途上的中繼居所,於是社會住宅迎來多樣的人們,帶著各自積累的故事與居住歷程,來到這新停歇處成為居民,一起創造與共享生活。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透過藝術 讓社宅住民分享自身生命故事


今年七月台北市松山區「健康社會住宅」,藝術家秦政德老師透過「居住履歷工作坊」邀請社會住宅與周邊社區居民參與。


從自己的名字開始,分享各自的生命故事,居住與遷徙經歷,如何來到此刻的居所,以及寫下關於自己的重要居住字句。透過工作坊的分享交流,參與者彷彿時光逆流,一起同享不同的生命景色;


跟著軍隊在大陸四地遷徙奔波,居住在宜蘭日式房子的求學生活,遇見互相關懷照應的鄰居們,聖誕夜聽見社區街上傳來的聖誕歌曲,看見在眷村花園中的美麗花朵,聞到了阿公種的茉莉花香。


一位奶奶說:「能重新回憶過去很多的美好,細細回味,也聽著別人的故事,珍惜此刻的生活。」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「健康社會住宅」是松山區的新生社區,其建築設計的初始,即在學習承載過去的居住史。


負責規劃設計的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張清華建築師說明,進行基地調查時,便發現在破敗的鐵圍籬內有座石碑佇立其中,碑上「婦聯五村」的字樣卻清晰無損,知道社區有在乎的人在維護著。於是健康社會住宅的建築設計,保留下這塊石牌與原有眷村的紅色民宅大門,其他的設計元素也表現了各種眷村意象。


圖:健康社會住宅與原址眷村「婦聯五村」的字樣。(攝影:翁家德)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為社會住宅中留住社區故事 


秦政德老師的居住履歷工作坊,也接續連結在地關係,嘗試型塑社區感,使每個人不同的生命經驗,從居住節點、路徑,一同交會至「健康社會住宅」。


社會住宅因為公共資源的有限,此刻僅能是中繼性居所,提供人們在這居住與遷徙,不斷交替。於是被打開的居住履歷,用墨筆書寫下的深刻字句,最後都將由藝術家轉化為作品,被珍藏在健康社會住宅;社會住宅留住社區故事,也同時去串起住戶的各種精彩居住過往。


無論有無居住在社會住宅的社區居民,「健康社會住宅」的來到,都是居住履歷中的新一章節,在社區散步運動,參與各種活動,認識新朋友、新鄰居。


如同工作坊裡與會者的分享所言:「這裡是新天地,怎麼做怎麼好!」健康社會住宅讓社區加入新的住戶,有許多青年、有年輕的家庭孩子,讓民生社區變得更不一樣。於是,在社會住宅交織出的生活風景,是從過去開始,一起帶來此刻的精彩。


圖:社區長輩透過藝術家準備的地圖,分享自己的人生居住遷徙路徑。(攝影:翁家德)

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【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】

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

策劃執行: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

林育如(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)

推薦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