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家.居的空間價值向度(下) 】

2020/10/20 文山興隆2
1034
0

【 回歸質樸與純粹的基本生活精神 】


一個有價值的生活環境與居住空間,不但具有無法取代的特性,因為其承載了無數回憶與時間的積累,並提供了人類自由選擇下,彼此互動的緊密關係,沉澱出深厚意義。藝術團隊王艾莉設計《回憶專門店》乃以此為出發,引領著住戶從記憶中探詢過往的美好,藉由物品募集、藝術轉化、社區展覽與「品味」體驗,讓這些物件背後的故事及回憶能夠與更多人分享交流而延續。


而藝術家許敬忠《幸福發光》計畫,亦從「尋找幸福」到「印製幸福」,最後「幸福發光」,三個階段的創作,誘導孩童表達出對家的純真想像與期待後,由藝術家轉化為光的安排,以傳達「幸福」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明磁場,再配合設置於居民回家之路徑。

(左)《回憶專門店》社區五感體驗活動現場

(右)《幸福發光》與文山區明道國小課程合作之學童作品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 


藝術家陳敬寶《記憶迴返》為連結經驗與記憶,延續「記憶徵集」與「再演出」的取徑,分為「迴返:永建計畫」和「迴返:興隆計畫」。徵集你我年少時的生活場景,由回憶者及其晚輩重演,打造出穿越時空的通道,注入個體的情感,讓迴返於世代間的經驗和記憶相互連結,回歸質樸與純粹的基本生活精神。


如何將這些動人的故事延續下來呢?藝術家康雅筑《織為家》則提出積極作為,邀請住民長者分享織物及其中關於個人、家庭、時代的生命故事,以訪談與攝影,連結織品與回憶,轉化為圖文書冊及環境裝置,分享世代變遷的物換星移點滴。透過織品來詮釋蘊含著生命記憶的第二層皮膚,蘊藏過去的歲月痕跡與味道。


(左)《記憶迴返》計畫合作之永建國小學童〈最喜歡的一件事〉

(右) 受訪長者與《織為家》創作者康雅筑分享織品故事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 


藝術家涂維政《移動博物館》,以其擅長的互動與浸潤計畫,透過「移動採集車」與「工作坊」,採集臺北第一批社會住宅居民遷移的故事,翻模後裝置於行李箱中,動態地回應居民遷徙的歷史和物件導向的文化記憶,企圖開展公共藝術作為一種藝術運動的可能。


《移動博物館》工作坊邀請民眾以陶土和水泥將帶有珍貴記憶的物品翻模,將成為公共藝術作品的一部分



在面對記憶與時間的流轉,永遠是最能觸動人心的原點,特別是在社宅匯集了不同社會背景與族群的住戶,如何以最低調的介入(活動),帶出最深層的共識(創作)。藝術就是最好的途徑,《藝居─家的進行式》開創不同於以往單件實體設置為主的公共藝術操作方式,而是以藝術浸潤的方式,融入你我的生活經驗中,回溯時光從過去到未來,彰顯深蘊與人的行為模式,回歸質樸與純粹的基本生活精神。


在這個前提下,揉合藝術家創作、環境交流、群眾互動都納為作品的一部分。「互動」與「交流」,是公共藝術作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字!公共藝術不再只是傳統思維下的靜態作品,而是與環境場域、人的行為模式相互碰撞、對話的有機體,住民才是創作行為的主軸。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 


【 下個世代的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 】


每個年代的城市與住宅都有其各自的樣貌與屬性,呈現了該時代的文化氣氛。社宅也許是大眾身邊視而不見的居民住宅形式,也許只是都市紋理建築,但居住其中的居民,延伸的行為模式與空間需求,是住民活出個人身家性命各種樣態的現實空間。


而公共藝術作為縫合住戶記憶與生活空間情感鏈結的潤滑劑,應將住民視為主體,以人為本,適切表達地區環境文化特色,提昇住民認同感及場所精神,並提供愉悅的生活經驗及環境景觀境。


面對往後新一批住民的流動,其影響與感受是否能產生漣漪效益,持續發酵。端視整體社會對於這些問題的回應,並從日常生活空間中開啟反省,共同書寫常民的社宅公共藝術計畫,並沉思我們想要的社宅(環境與空間)與城市關係。

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【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】

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

策劃執行: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

 

周逸傑 / 亞洲版圖創藝有限公司 藝術總監

推薦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