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市紋理

臺北城市的樣貌是常民長期與自然共生的生活軌跡,隨著時代遞變和產業發展的影響,印刻在都市空間紋理上。清領時期於1858年被迫開放通商,臺灣躍升世界貿易的舞臺。當時大抵是農業經濟型態,工業則以糖、米以及樟腦、茶葉等農產品加工業為主。大量農產品外銷和國際貿易品的輸入,使得鄉村中心、河港、海港等聚落逐漸形成,呈現某種程度的都市化,散佈在臺北盆地中的聚落有艋舺、大稻埕、大龍峒、臺北城、錫口、新莊、士林、景美、深坑、新店、滬尾等。

1895年開啟了帝國主義殖民政策導向的五十年日治時期,臺灣被視為支持日本本國工業的後盾,也是向南洋發展的基地。1899年臺灣總督府以臺北為重點,進行「第一次市區改正」計畫,初期建設多注重於應急的衛生工程與軍防建設;後期轉南進之軍需導向。直至1936年,臺灣總督府公布《臺灣都市計劃令》,臺灣正式進入為都市計畫時代。

1950年代,二次大戰結束,國民政府光復臺澎,以軍事整備、安定政權為首。1949年起至1960年代,國民政府為安排隨其遷徙至臺灣的軍旅與眷屬興建「眷村」。早期眷村多使用日治時期遺留的房舍,後期多利用公有地新建。又得到美國的支援而進入世界經濟分工體系,因而將「花園城市」的規劃概念應用在臺北市的周圍城市。1960年代逐漸從軍事管制轉向親經濟發展的政權型態,臺北市吸引了大批投資及移民勞動人力,公共設施嚴重不足。同期雖有臺灣平價住宅政策之始的臺灣省政府「小康計畫」與臺北市政府「安康計畫」,成效不彰,臺北市也成為迄今臺灣首先且唯一興建平宅的區域。 社會住宅政策的推動不僅是居住正義的起點,同時敘述從帝國殖民、軍事威權、經濟掛帥到回歸人民之都市紋理和地景變遷的故事;從農業、工商業轉變後工業、資訊社會的過程中,基地文山興隆也許是在水運和茶產業沒落停滯後,臺北周圍一個不被打擾的文教住宅區;位於一北一南原為軍用地的松山和萬華基地,因為大批的軍眷需求,至今仍是大規模眷村聚落的轉型;從南港東明基地,隱藏過去南港埤塘生態和八○年代後期製造業外移,說明產業轉型與都市核心區域的相對關係。

松山健康

「錫口」是松山的舊名,所指範疇為現今臺北市松山區慈祐里、八德路四段尾至松山國小沿線一帶,基隆河以東,市民大道以北的範圍。清朝嘉慶年間,錫口為基隆河河運樞紐,是過往人潮進出臺北及基隆貿易來往的中際點。清光緒時,臺北至基隆間的鐵路興建完成,錫口逐漸沒落。直至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因應日漸增加的移民與地理環境因素,將松山錫口列為工商重區,興建松山市場,但也工商發展導致大量汙染使河道漸淤,船舶因此減少。

1930年代,日本政府於臺北開始興建軍民兩用的「松山飛行場」。為了支持日本當時軍事擴張政策,臺灣捲入二次世界大戰的波瀾,戰爭的需求帶來多項重要的設施與改變,除了「松山飛行場」改制為日本海軍航空隊基地,於今民生社區地區另擴建飛機場新跑道。二次大戰結束後,國民政府將其改回軍民共用,並擴建使其能應付國內與國際航班。

健康社宅一區婦聯五村入口意象

健康社宅一區婦聯五村入口意象

日治時期,臺北飛行場

日治時期,臺北飛行場。來源:http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fpmtw.aspx」

1960年代,臺北市各行政區人口分佈不均,全市平均密度為每公頃161.98人,而松山區卻不到60人,為了配合都市發展的需求,臺北市政府開始於松山區一帶拓展並改建該地區的眷村,如聯合二村、富錦新村及公教住宅等,利用美援貸款規劃大規模集合住宅,其選定位址便是今民生東路一區,位於臺北市舊市區東北角,松山機場民權東路以南,空軍總醫院北側延壽街以北,撫遠街東側基隆河50號提防以西,敦化北路以東所圍繞成的地區,行政區橫跨十個里。住宅規劃手法是以英國都市計劃專家埃比尼澤.霍華德(Ebenezer Howard)提出的「田園城市 Garden Cities」理論進行,企圖將社區坐落田地或花園的區域之中,平衡住宅、工業和農業區域的比例。而此全臺第一個現代化示範社區便是「民生社區」。

松山在歷經部分眷村改造後,於1980至1990年代因應中央的國軍老舊眷村重建政策,國防部空軍總部與臺北市政府合訂「合作運用眷村土地試辦興建國民住宅協議書」始進行松山空軍總醫院東側、民生社區南邊的婦聯四五六村及撫遠新村等四個眷村的改建,並將住戶移置新建國宅之中。直至目前,此區改建仍為臺北市最大規模眷村改建國宅區。

萬華青年

此社宅座落於南萬華,北隔青年路與青年公園相望、東隔水源路緊鄰馬場町紀念公園和新店溪畔。此區舊稱「加蚋仔」,意為沼澤,原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雷里社所在;十八世紀,來自福建泉州同安、漳州的漢人移民進入,建立起「加蚋仔」聚落群。此區瀕臨河岸沙洲濕地,又多竹林,逐漸發展出以茉莉花(主要供應大稻埕茶業烘培花茶使用)及麻竹筍為主的農業生計型態,景觀上多是花田、菜圃、麻竹園、和荒埔地。鄰近的「堀仔頭」則有古新店溪的自然湧泉活水,光復後因應果菜市場興建而發展出豆芽菜產業,後僅存長泰街旁的楊家古厝與古井,迴響著臺北第一庄的兩百多年歷史。

1964年臺北市區計畫街路並公園圖局部與945年美軍航照影像圖之飛機起降跑道圖像,來源:高傳祺

1932年臺北市區計畫街路並公園圖局部與945年美軍航照影像圖之飛機起降跑道圖像(重疊於現今google地圖上)

日治時期,這片濱河空間於1909年被劃歸陸軍使用,稱作「臺北練兵場」,也是軍人學習馬術的場地,故行政區劃上被稱為「馬場町」。原本傍水發展的常民生活空間,被限縮至遠離河岸之西北方「東園町」範圍。由於空間條件,此地也被當作暫時性的軍機起降地使用;日人野島銀藏在1914年於此地進行的飛行表演,被視為臺灣近代航空史的開端。二次大戰後,日軍更擴大徵收面積達80幾甲,1941年整併為「臺北(南)飛行場」;相對於1936年啟用之北邊的松山軍民兩用機場,此地被稱為「南機場」,但非正式機場,主要為軍備疏散機場。

戰後,此區域於1949年由軍方接管,近50甲土地移轉給國防部各單位使用,部分空間被徵收為國軍農場。許多跟隨政府來臺的較低階軍公教人員與難民,也隨之遷入,圍繞著營區和農場,搭設簡陋木屋,形成近30個眷村,成為全臺最大的軍眷區。1959年八七水災後至1960年代初的風災,都有大批受災戶湧入此區,簡單搭設棚戶、木屋後即重啟生活;加上市政府為興建河岸堤防,大規模拆除周邊違建,被拆遷戶也都被安置進此地區。有限的居住空間、加上過度密集的人口,將此區域逐步塑造為廣大的違建區。

南機場興建整宅與木造眷村之對比,圖高傳棋。

南機場興建整宅與木造眷村之對比,圖高傳棋。

1964年11月29日南機場國民住宅落成使用。

1964年11月29日南機場國民住宅落成使用,圖高傳棋。

1963年,市府為解決違建與居住空間問題,開始於更北邊的區域興建第一期整建住宅,1964年完工定名為「南機場公寓」,又稱忠勤社區。相對周邊的違建群,這片鋼筋混凝土清水紅磚的五層樓公寓,每戶都有自用廚房與衛浴,連垃圾都可直接從所在樓層的旋轉樓梯支柱中空處丟下後集中處理,成為當時人人欣羨的新型公寓住宅。隨著市府持續推動二、三期整建住宅興建,及1967年起「住者有其屋」政策推動的國宅興建計畫,或由眷村改建、或由違建整建,至1970年代,此區已成為臺北市最密集的國宅集中區。在建築景觀特色鮮明之外,因應人口增長而有許多小學設立,以及1974年啟用的全臺最大之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提供的豐富工作機會,完備的生活、文教、和經濟機能,都讓層層環繞著青年公園的國宅區,自成一個充滿活力與庶民特色的獨特城市角落。

在生活區域之外,現今青年公園的所在地,於1954年轉變為「臺北高爾夫球俱樂部」(1953年成立)的會員制球場,報載「…場地23甲,球道全長3300碼,可容150人同時擊球…」;僅有經濟與時間皆足以負擔的高官富商才可進入,汲汲於營生的大眾仍被排拒在外。1974年,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指示臺北市政府接管,並改造為「青年公園」,至1977年落成啟用,此地才又重新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場域。

堤防外的河岸區,戒嚴時期是居民禁入的槍決刑場;許多被認為有投共事實或嫌疑的政治犯,包括陳儀、宋斐如、李友邦等人,都葬生於此。1987年戒嚴時期結束後,則被改成「跑馬場」,既飼養馬匹,也訓練馬術人員,仍未對一般民眾開放。至1990年代晚期,經市政府多次交涉,此軍方用地才轉變為對民眾開放的河濱公園地,於2000年定名為「馬場町紀念公園」,並有自行車道串連公館水岸與華江雁鴨自然公園;在紀念白色恐怖時期犧牲的先人同時,市民也得以重新享有濱河的開闊空間與豐富自然生態,又能走近河岸草地上的百年老茄冬樹,遙想耆老口述記憶中的河畔捕撈鱸鰻、水獺之景象。

文山興隆

文山區位於臺北市東南。因地處新店溪以東、蟾蜍山以南,是臺北市到新店、坪林、烏來、深坑等地水路必經的要道。景美原為平埔族秀朗社民所居,清末來臺開墾先民主要從水源地、公館拳山一帶,由大加蚋堡入墾文山。雍正年間,福建安溪的先民乘船順著新店溪而上,碰到支流交會口,一批人繼續沿新店溪主流向上,另一批轉入景美溪。清代開放通商貿易繁忙,無論是茶葉或是煤礦,都需要水運或鐵路運輸至港口,大約在1909年新店溪下游(現師大分部)因泥沙淤積,船隻改至上游的梘尾渡船頭(現世新大學旁、景美街口);梘尾渡船頭因港闊水深,且已有市集,因此取而代之,成為商船停泊的地方、物資豐富的貨物集散地;直至1927、1928年梘尾、深坑仍可見船隻載貨往來。

日治時期,1925年萬新鐵路通車,鐵路縮短景美至艋舺(萬華)的距離,從大稻埕駛進景美的貿易船隻漸轉為以鐵路運輸為主,但往來深坑礦坑到景美火車站的運煤船仍然不減,當時煤礦先經景美溪水運,從深坑運往景美火車站(現羅斯福路六段底),轉經鐵路送往艋舺;同時,日人也在景美經木柵到石碇鋪設長達十里的輕便軌道,同樣載運煤礦到火車站。農田需要水源灌溉,清乾隆年間先民郭錫瑠(1705~1765年)開鑿瑠公圳,引新店清潭水源灌溉大臺北農田,經霧裡薛溪(今景美溪)時,架設大木梘輸送灌溉用水,景美位於木梘的尾端,故稱「梘尾」,是景美地名的由來。直至乾隆初年(約1740年)溪仔口、三塊厝和十五分庄一帶均已開墾,後來並形成興福及萬盛兩庄 1 。

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初期,曾將革命實踐研究院設在木柵,考試院也設立在附近的溝子口。1954年,政治大學在景美溪畔復校,附近有中央新村、司法新村、教育部宿舍等公職人員寓所,以及國防部、維揚村等軍營,根據《文山區誌》記載,這段期間文山區人口數驟升為兩倍之多。為了解決瞬間湧入的大批人員,設立了木柵車站。根據《文山區誌》記載,木柵車站設立半世紀以來,文山區的人口數成長到25萬人,是當年的十倍。原本農田水塘的地貌,逐漸被車站周圍的住宅取代。

民國57年木柵路三段

民國57年木柵路三段。

馬明潭 2 一帶,附近多為近五十年來陸續發展的社區、機構與學校,包括再興中小學、安康平宅、明道國小。安康平宅源於「安康計畫」,因安置大量中低收入戶,包括本省籍的城鄉移民、外省移民,昔日越南赤化後撤臺的越南華僑。居民多社經弱勢族群,獨居老人、身心障礙者。因戶量大(1024戶)且集中,目前約有800多戶居民(2500多人)在此居住。根據臺北市社會局100年度的資料顯示,其人口組成以無工作能力者居多。該社區被標籤化:2000年代以後周邊幾個大樓,建案標榜鄰近再興學園而引入較高經濟收入者。

南港東明

南港區位在臺北市的最東區,為臺北市往返新北市、基隆市及東部地區重要門戶。南港舊名「南港仔庄」及「南港仔街」,早期即有原住民沿著基隆河來此定居,又曾有「番仔埔」之名。農業時代的南港地區倚賴「後山埤」、「新莊子埤」與「三重埔埤」水源灌溉。清末,南港開通臺北-基隆間鐵路,南港成為東西交通幹線節點。1885年,福建安溪人王水錦和魏靜時來臺,發現本地氣溫、雨量、土質等相當適合茶樹的生長,引進茶樹,使南港成為臺灣包種茶的發源地、茶產製中心,日治時期熱銷於東南亞;除了茶葉,南港煤礦也為當時開採的自然資源,日本政府規劃輕軌以利運輸。1931年臺北到基隆間的公路通車,南港成為水路、鐵路和陸路的交通運輸主幹道,完整架構出南港區的運輸空間,此時日本政府建立四大工業:松山磚廠 3 、南港瓶蓋工廠 4 、南港輪胎工廠、南港礦區,奠基南港工業的基礎。興南宮及南港火車站一帶逐漸發展為核心區。

1950年代南港煤礦與磚瓦業沒落,政府為振興南港經濟,指定南港為臺北市的工業中心,成立南港輪胎、臺灣肥料公司南港廠、南隆鐵工廠、僑泰興企業南港麵粉廠、聯華實業麵粉廠、國產實業建設、利百代國際實業、啟業化工廠等。大型工廠紛立,形成煙囪、工廠宿舍林立的地景,工廠排放濃密黑煙的景象,使南港成為人們口中的「黑鄉」,在鐵路沿線切割形成北工業南軍事 6 的地景。當時南港的產業景觀,從在地詩人李魁賢、林煥彰、鄭紅綢等人的作品中,可看見工廠內部機器日夜輪轉與廠內工作空間,以及居民穿梭於工廠與住所,對於仰賴工業經濟與排斥環境汙染的矛盾與掙扎。此時期,南港另一特色為員工之住所,其因工業化衍生出的獨特空間─公家機關協助興建之「員工宿舍」、政府為推廣家庭工廠之「工業住宅」、鐵路南側因軍事生產之形成的「眷村」。這三類住所形成了不同於傳統住宅區域的生活空間。

近年,南港因為政府不斷推動大型公共建設下,啟動東區門戶計畫的「五大中心」,涵蓋南港車站(車站中心)、會展產業(會展中心)、軟體產業(軟體中心)、生技產業廊帶(生技中心)、流行音樂及文創產業(文創中心)。重要設施捷運板南線、高鐵、南港軟體園區、南港展覽館、第二世貿中心等大型計畫,未來還有文化部北部流行音樂中心7及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等紛紛成立。南港東明社宅便位於這些重大設施地區的中介點,東明社宅過去曾是臺北市唯二的預鑄式臺肥出租國宅,於民國73年完工,因為早年施工品質不齊,導致房屋漏水壁面發霉嚴重,配合社會住宅政策拆除改建,成為今日的東明社宅。與社宅相望的有南港瓶蓋工廠與南港車站生活圈,南港車站在民國75年因應鐵路地下化從東南街遷往現址,改建為符合臺鐵、高鐵、捷運南港線共構之站體、並鄰近客運站,使南港成為臺北重要的交通節點。社宅通往南港展覽館方向則會經過中南街 8 ,它曾是日治時期繁華的街道,當前街上仍存有閩式、日式各種風格的建築,可看到中藥行、碾米店、南北雜貨等老店舖藏身其中,而相近的東南街,日治時期的南港火車站設立於此,光復後曾經設立美麗華大戲院,在南港火車站遷走後,東南街日漸衰落;社宅西側原是南港輪胎工廠,已預訂將會改建成北部流行音樂中心,並銜接昆陽站。隨著南港區整體產業環境的轉變,南港區地景風貌也跟著變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