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回歸質樸與純粹的基本生活精神 】
一個有價值的生活環境與居住空間,不但具有無法取代的特性,因為其承載了無數回憶與時間的積累,並提供了人類自由選擇下,彼此互動的緊密關係,沉澱出深厚意義。藝術團隊王艾莉設計《回憶專門店》乃以此為出發,引領著住戶從記憶中探詢過往的美好,藉由物品募集、藝術轉化、社區展覽與「品味」體驗,讓這些物件背後的故事及回憶能夠與更多人分享交流而延續。
而藝術家許敬忠《幸福發光》計畫,亦從「尋找幸福」到「印製幸福」,最後「幸福發光」,三個階段的創作,誘導孩童表達出對家的純真想像與期待後,由藝術家轉化為光的安排,以傳達「幸福」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明磁場,再配合設置於居民回家之路徑。
(左)《回憶專門店》社區五感體驗活動現場
(右)《幸福發光》與文山區明道國小課程合作之學童作品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藝術家陳敬寶《記憶迴返》為連結經驗與記憶,延續「記憶徵集」與「再演出」的取徑,分為「迴返:永建計畫」和「迴返:興隆計畫」。徵集你我年少時的生活場景,由回憶者及其晚輩重演,打造出穿越時空的通道,注入個體的情感,讓迴返於世代間的經驗和記憶相互連結,回歸質樸與純粹的基本生活精神。
如何將這些動人的故事延續下來呢?藝術家康雅筑《織為家》則提出積極作為,邀請住民長者分享織物及其中關於個人、家庭、時代的生命故事,以訪談與攝影,連結織品與回憶,轉化為圖文書冊及環境裝置,分享世代變遷的物換星移點滴。透過織品來詮釋蘊含著生命記憶的第二層皮膚,蘊藏過去的歲月痕跡與味道。
(左)《記憶迴返》計畫合作之永建國小學童〈最喜歡的一件事〉
(右) 受訪長者與《織為家》創作者康雅筑分享織品故事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藝術家涂維政《移動博物館》,以其擅長的互動與浸潤計畫,透過「移動採集車」與「工作坊」,採集臺北第一批社會住宅居民遷移的故事,翻模後裝置於行李箱中,動態地回應居民遷徙的歷史和物件導向的文化記憶,企圖開展公共藝術作為一種藝術運動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