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藝居」參與的藝術家團隊總共有二十一組,涵蓋五個基地,分為三大項目。分別是駐地創作、藝術行動與永久設置。駐地創作是由藝術家根據不同的區域,進駐並深入在地做長期的參與;藝術行動除了將範圍擴大串聯五個基地,透過藝術計畫與居民互動產生各種關於家的情感聯繫。
此外,將陸續有雕塑、環境裝置、壁畫等永久設置作品進入社宅空間。如何醞釀、如何發酵、如何觸發居民的記憶與情感,便會關聯於前述的駐地創作與藝術行動的前導成果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其中以幾個藝術行動作為實例介紹:如秦政德的《居住履歷》,邀請居民以書法寫下自己的遷徙故事,最終刻在屋瓦上面化為永久設置。這樣的藝術作品,談論的就不是一般純粹的平面創作,而是在關注人的故事。
來自四面八方的人,在地圖上描繪自己的遷徙路線,因為機緣而此刻匯聚在社宅這一個點上;藝術家透過這個停留的點,往回追尋人們的故事。在這樣的交流活動中,人們互相認識、留下故事,成為一項能夠感動人心的藝術呈現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另一個行動是涂維政在台北市巡迴的《移動博物館》,由參與者提供一個具記憶情感的物件,在黏土上壓模後製作成像化石一樣的痕跡,再將壓印翻模的成果,組構成巨幅牆面浮雕。
創作中的物件,從個人的故事擴大成為集體的記憶。其他還有關於織品、食物甚至是氣味的藝術計畫,藝術家提供了不一樣的眼光來提醒人們,原本以為很熟悉的東西,其實還有許多值得去探索的地方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王副局長回應了社會住宅政策所要傳達的社會價值,首先是去標籤化,致力建造高品質的居住環境,將社宅的好宅形象建立起來;並且因應高齡化、少子化的社會變遷,引入包括長照中心、托育中心等公共設施。
而在社會住宅政策的引導下,原本居住在不同地方、不同屬性的人同在社區裡一起生活,居民之間必定會面臨共居相處的各種情境,而藉由藝術參與的活動,能讓社區居民產生實質的對話,引發對於家的重新定義與思考。臺北市未來還會有三十五個社會住宅,對此,臺北市都市發展局也委託總顧問單位進行公共藝術規劃,希望創造一個寧靜的美學革命,為都市注入更多的藝術與活力。
熊執行長認為,新事物在社會上出現時,就像人類學中的異文化接觸進程,必須經過容忍、了解才能到欣賞與學習的階段。這也揭示了公共藝術跟社福工作和社區營造的區隔,在於藝術是一種很特殊的轉化,來促進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,不只是社區內居民彼此的互相了解,也包含了外界對社區的了解,最終達到互相的欣賞、學習。
這樣的認同,將是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。熊執行長表示,無論如何,本計畫雖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條件下執行,不過就像石子投入池中一般,會有漣漪慢慢擴散;公共藝術扮演的就是像是這第一顆石頭,在當下激起水花,並慢慢地產生影響與感動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【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】
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
策劃執行: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