▎從興隆社會住宅居住自立方案到公共藝術計畫── 看見人們在居住文化裡的異與同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台灣社會住宅政策的倡議推動,除重視照顧弱勢者與青年的居住需求外,近年也開始關注社區「居住文化」的養成。
社會住宅「混居」的特性,由不同成長背景與生活經歷的人們所組成,他們帶著各自的價值觀、生命經驗與現實條件,將使社會住宅社區呈現多元的樣態;
然而,隨著住民開始在社會住宅中生活,該如何去經驗這段居住歷程,建立自己與社區的關係、與人的關係。本文將就筆者在興隆社會住宅參與的「社會福利服務方案」以及公共藝術計畫,分享社宅社區住民居住文化裡的異與同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【 社會住宅讓每一個人重新探索居住的本質 】
台北市安康平宅社區在70年代興建,提供低收入戶免費借住(不用付租金,只需付管理費)。
隨著改建政策啟動,2016年「興隆社會住宅第1期1區」落成,並由安康平宅轉入的90戶平宅住戶入住,約佔社區戶數30%。然而,新落成的興隆社宅並沒有撕下安康平宅近50年「貧窮社區」的標籤,社會仍對其弱勢住戶產生疑慮與不安;
而遷居社宅的原平宅住戶如何在入住初期得以銜接與適應的課題,則由台北市社會局規劃「低收入戶居住自立試辦方案」,委託崔媽媽基金會執行,陪伴住戶渡過第一期(2016-2018年)的生活。
在結束第一期租約前,崔媽媽基金會進行住戶居住回饋訪視,看見多數住戶普遍生活適應良好,感到滿足與珍惜,並嘗試建立新的鄰里關係,積極參與社區活動,與一般住戶共享社宅的居住生活。
然而,現實的經濟壓力與有限租期卻是該批住戶最大的焦慮,仍有部分無法順利適應社宅生活的住民,最後仍因弱勢條件與生活能量不足,不得不選擇離開。
圖:安康平宅社區照片(攝影:翁家德)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【 社宅公共藝術 讓住民不同的生命經驗參與其中 】
在2019年啟動的台北市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「藝居-家的進行式」,由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策劃執行。於台北市的五處社會住宅,邀請多達21組藝術家參與,正進行一場以「居住」為題的藝術行動,扣連著住民個人生命故事、家的想像與社區環境等議題。
藝術家在社會住宅的場域,透過與住民和周遭社區的互動對話,使創作匯集豐富的社區參與能量,也賦予社會住宅與社會有更多元的交流路徑。
在每次的藝術工作坊裡,那些有著相同興趣而來的人們,在共同享受活動樂趣之餘,也帶來每一個人的生命故事。
不論是記憶裡的感官味道、或是對珍藏物件的情感意義,其陳述、想像與表現方式,都有著十足的差異性與迷人之處。藝術家透過採集這些故事,化成創作元素,打造成連結社會住宅住民情感與故事的作品。
透過藝術啟發的交流,連結了社會住宅社區中不同的人際網絡,住民也重新在藝術作品裡找到社區的歸屬感。
圖:《回憶專門店社區》活動照片(攝影:黃毛)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【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】
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
策劃執行: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