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移動博物館:一場藝術行動劇》

  • 活動紀錄
  • 藝術ing
2019/09/21 興隆移動誌

▎真真假假真,興隆社宅《移動博物館》低調進行中,壓印參與者攜帶的物品,最後由藝術家翻模。


作品模擬圖出來,長10公尺、高3公尺,每個行李箱乘載家的記憶、移動的記憶,但是行動採集車出發之前,連藝術家涂維政自己都不知道會遇到什麼,「我就一直期待有人拿大同寶寶出來,但是沒有,沒有也沒關係啊!」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一個興隆社宅的媽媽帶娃娃來,「我幫他壓印,頭壓下去,娃娃發出聲音:『你為什麼不跟我說話』,我就覺得超好笑⋯⋯。一個出土的物件,一定有某種人的象徵,比方卑南的棺木朝向都蘭山。比方灰坑出現破碎的衣物,可以反映當時編織手法。」透過收集物件,涂維政真正想收集的是人的故事,過去與未來交織的慾望。


從第一個大型作品《卜湳文明遺跡》(2011年)開始,他的創作都很巨大,認真地偽裝,弄假成真,頗有吾道一以貫之的堅持。《卜湳文明遺跡》偽裝成四大文明起源的遺跡、考古現場,招募十幾個志工,先用怪手挖,找當地的農工,一個人一天1,500元,有時一天就叫了七個人,完成後,藝術家成為解說員,現場導覽四大古文明,沒有觀眾,這場戲還演不成。


要弄得像真的,顏色、材質都得講究,試了又試,將近十年,他鑽研水泥色粉調色,紅、黃、黑、灰,模擬各地土質狀態,最喜歡山東出土的色澤,迷人的黑灰;使用壓印油土浮雕、3D列印、人造土翻模等方法,仿造出土的文物,各種元素:亂碼文字、滑鼠、歐洲木雕、巨人骨頭、十八銅人、台灣原生植物等,跳躍各種時空,但是都緊抓著人類的慾望,而且這個集合體一定要大!


紐約皇后美術館、國立臺灣美術館、桃園機場,都有涂維政的「遺跡」,每次希望創造不同的主題,內容、方向、物件都不一樣,連參與工作坊的形式也不同,「民眾參與是很重要的部分。」故宮博物館的採集主題是動物,符合青銅器典藏品上的饕餮紋,空總創新基地的主題是妖怪,桃園地景藝術節是植物,他在意跟當地的連結,而且一定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最後的作品模擬圖,由個體組成的整體,每個部分都有意義。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【 藝術在後面,公共在前面 】


「公共藝術應該是藝術家和當地民眾的創意總和,藝術在後面,公共在前面。」博物館的概念深深吸引涂維政,裡面述說著故事,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或興趣走進博物館,《移動博物館》設計採集移動車,撈到「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接觸到藝術的人。」移動車工作坊到東明社宅那次,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天使。


因下場大雨,借了東明扶愛家園的室內空間,裡面的憨兒一起參與,「有一位學員的右腳很會畫圖,我們壓印留下了他的腳印,也留下他的腳鍊,腳鍊上有個十字架。這是讓我覺得最感動,也最有代表性的物件,它同時象徵了家、移動、信仰、愛和人的關係。」


左圖說:路過的行人拿腳踏車輪壓印,剛好呼應「移動」的概念。

右圖說:東明扶愛家園壓印的腳印、十字架腳鍊,同時象徵了家、移動、信仰、愛和人的關係。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公共藝術變成一個藝術活動,能夠吸引更多人來觀看、參與,每個參與的人也是傳播者,「這些人會變成一個種子,他會發酵,像導覽員,我們之後會把東西寄給他們,完成設置後也會邀請他們回來,會有兩個時間點再次跟他們發生關係。」


涂維政創了一個新詞:關係雕塑。「杜象先提出了關係美學,我們都知道藝術不是只是那個東西,那個東西只是藝術的一種象徵。我在處理的是關係雕塑這件事情,他是一個雕塑品,但是對我而言關鍵是關係怎麼建立,地質、歷史、人類對未來的想像、人對過去的神話、對未來的預言。」他總希望關係可以更長久,不斷地辯證,可以複雜,也可以簡單,甚至可能是朋友送碗豆花到行動車探班,都是種關係,創作是為了探索關係,但是也建立更多關係。

圖說:「工作坊合照,有路人、有報名來的人、有住在興隆社宅旁的人、有帝門執行長、承辦人、有台大博物館的館員拿博物館的物件來壓印⋯⋯。」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有人把他歸類於雕塑藝術家,朋友說他更像藝術導演,組織一個團隊,他負責統籌和聯繫,手上軋了幾檔戲,2019年空總創意基地《仿擬巨人與巨獸考古遺跡》、桃園地景藝術節《大湳遺址》。興隆社宅《移動博物館》,預計2020年五月正式上映,如果這是一齣戲,我們身兼演員、觀眾和口碑行銷。


過程比結果更重要,工作坊片段影像:https://reurl.cc/AEOjZ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【 涂維政 】

雕塑藝術家、藝術導演,《卜湳文明遺跡》、《仿擬巨人與巨獸考古遺跡》集結眾人之力,模擬考古現址,探索科技文明與人類的終極慾望。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完整閱覽《興隆移動誌》第二期「平移時空
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CWwr6oxpRdAmeeCIIBUafYDQt__x9VWU 

版權聲明:刊物檔案僅供瀏覽,照片、文字、設計版權屬於各創作者,如有下載、重製、竄改等情事,創作者將保留法律追訴權。


撰文:劉盈孜

圖片提供: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