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家庭發酵室:日常的藝術行動》

  • 活動紀錄
  • 藝術ing
2020/03/01 輕輕發笑

▎發酵,從試探開始。



《發酵聖經》提到,菌種和文化的英文都是「culture」,源自拉丁語「cultura」,意指培育,打破封閉、依賴的消費者角色,重新找回培育食物的管道,就是復興文化的方式。


藝術家陳科廷設計「家庭發酵室系列工作坊」,透過發酵飲品康普茶(Kombucha),探索人、菌種與環境的依存關係,「SCOBY(Symbiotic Culture of Bacteria andYeast,細菌和酵母的共生菌群)就是菌種的家,像集合住宅一樣,上面住有三十幾種菌。」我們看不見、摸不著,可是實際存在的依存關係。

 

 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紅茶加入砂糖及康普茶菌(又稱紅茶菌),產生化學反應後,會帶有微酸微甜的氣泡感,像感情萌芽階段的興喜期待。


裡頭富含益生菌,能促進代謝,相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俄國士兵透過康普茶恢復腸道功能,幫助軍情;不過康普茶早在中國先秦時期就已經在民間流傳,具有提神解毒的作用,後來經朝鮮傳入日本,19世紀初被東亞商人帶到沙皇俄國,21世紀流行於歐美。





康普茶要「長大」,需要SCOBY作用,外觀像椰果,上面住滿醋酸菌、乳酸菌與酵母菌,先是薄薄一層,餵養甜茶水後,逐漸長厚,如果表面出現嗶波的氣泡,代表SCOBY健康快樂,真的是「美得冒泡」。


陳科廷解說,SCOBY曬乾後有其他功能,吃起來像蒟蒻條、微波果乾,也有人做成環保容器,包住食物後一起煮來吃,甚至有人用來作皮革的替代品,但是不能碰到水。同樣以SCOBY發酵的飲品還有水克菲爾(water kefir)及奶克菲爾(milk kefir),水克菲爾兩天換一次糖水,奶克菲爾需要以牛奶餵養,口味類似優格。


 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【 發酵,從試探開始 】


陳科廷準備好加熱消毒後的玻璃瓶,眾人分裝康普茶SCOBY和發酵液(原本的康普茶),約五分之一滿,再注入放涼的甜茶水至八分滿,自此展開和康普茶的一段情。剛開始有點困惑,糖要放幾公克呢?


陳科廷說:「像飲料全糖的程度。」那要等多久才能喝呢?五到七天,甚至十四天, 不一定,這是陳科廷一貫的「Free Spirit」,感情沒有固定公式,不斷觀察、試探、摸索,喜歡酸一點,則多放幾天,剛換新環境,也需要多幾天適應,冬天嘛,康普茶SCOBY的活動力比較遲緩,再多幾天陪伴吧。


咦?變成醋了!加水稀釋還是能喝,好好享受這段曖昧,除非SCOBY 發霉了,不然耐心等待是最佳解。

 

相愛沒那麼簡單,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,這段感情還是有些「守則」,「菌種對氧氣和空氣的喜好不同,酵母菌厭氧,醋酸菌愛氧,乳酸菌對氧是又愛又恨,所以玻璃瓶的蓋子不要栓緊,或者用紗布取代蓋子。」隔層紗,稍微透得過氣,是康普茶SCOBY最喜歡的距離。




康普茶SCOBY的成長,和飼養者及居住環境有絕大的關係。


養貓的人,會將所有高處的瓶罐收好,養小孩的人,會在所有的桌腳椅腳加上防護條,養康普茶的人,會用熱水燙過玻璃瓶、篩網,尋找一個陽光曬不到的地方,清空桌面上其他物品,才開始所有動作。


陳科廷有一次把康普茶放在天貝附近,結果SCOBY開始長起菌絲, 好氣又好笑 SCOBY是共生菌群,開放式關係, 隨時邀請你家空氣中的各種好菌壞菌開趴。



「這是我爸和我媽,這場『家庭』發酵室,找他們一起來工作坊。」科廷的父親是坪林的焙茶師,工作坊當天沏茶給大家喝,茶葉依氧化程度不同,分為綠茶、文山包種茶、東方美人茶、蜜香紅茶。

 

一般來說,東方美人茶湯為琥珀色,包種茶湯色澤及口感可比作啤酒,清麗雅緻,鐵觀音則比作濃厚的威士忌,尾韻醇厚,好茶與否,沒有一定的標準,自己喜歡最重要,叔叔一著迷就是三十年,他的舌尖能嚐出茶湯內隱約的蜜香、梅李味、瓜果香或芭樂清香,坐在椅子上一整天, 思考如何搭配出心中的味道,那是他和茶無聲的私語。

 

康普茶別稱雖為紅茶菌,能以各種茶餵養,家庭發酵室以坪林的包種茶為開始,那是陳科廷的家,孕育他的風土,混著精靈的淘氣,創作時卻秉持處女座的執著精神,堅持每個細節。其他茶種留待參與者回家嘗試,彼此的個性合不合,會是幾天的錯愛,還是三十年的迷戀,尚未可知。


 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【 藝術是生活的探索 】


感情穩定了,準備迎接生活中新的刺激,透過二次發酵,風味更多變,加蘋果略顯保守,加檸檬或酸梅意圖微醺,加鳳梨要格外小心,飼養瓶罐容易爆開,滿室惆悵。


看大家勤做筆記,陳科廷笑說:「這不是課程喔,是青年社宅的公共藝術行動計畫。」


過去的社會住宅僅考慮硬體設施, 近兩年落成的社會住宅規劃「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劃」,邀請藝術家透過作品探討家及居住的意義,陳科廷則嘗試用藝術行動建立起連結,發酵培養的不只食物,更是人和微生物的連結,人和環境的連結,人和環境中其他人的連結,陳科廷說:「社區中的人就像微生物,雖然不被看見, 但可能也在複雜龐大的社會網絡中和自身有所交集,或幫助。」



 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
準備迷你春聯,寫上「出入平安」,也有參與者寫出「好生好氣」、「氣定神閑」,祈求菌種搬遷順利,藝術不遠,就在家裡,為日常舉行一場儀式, 慎重對待每一段關係,當時我們都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,但是滿懷期待,輕輕發笑。 

 

 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陳科廷:「採集人共作室」主理人,從小生長在山水環繞的坪林, 因此與自然結下深厚的情感。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,研究地衣的多樣性,目前整理家族舊宅及田園,並持續參與接辦多場藝術駐村、展覽及工作坊,結合生活藝術、文化、生態採集,期望開創結合農耕、生活及技藝共享的社區永續工作室。

 

 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【 家庭發酵室系列工作坊 】


青年社宅的公共藝術計畫之一,藉由微生物串聯社區居民與生活、環境,讓大家看見被忽略的彼此,進而建起如真菌絲蔓延的網絡。

 

【 輕輕發笑誌 】


總共三期,除了記錄家庭發酵室的過程,也介紹萬華的公園、市場、NGO 團隊及在地店家。身處在同樣一片土地,我們就像微生物一樣相互牽引,一起輕輕發笑, 認識周遭的社區。


完整閱覽《輕輕發笑誌》第一期「青青發酵誌
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open?id=1eNPCZ37yJ83XQnXQ5xzuKPeVQfNSFMin  

版權聲明:刊物檔案僅供瀏覽,照片、文字、設計版權屬於各創作者,如有下載、重製、竄改等情事,創作者將保留法律追訴權。


撰文:劉盈孜

照片提供:劉盈孜、陳科廷、Edith、高弘政、Luc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