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社宅公共藝術給藝術家的挑戰與發問 】

2021/03/02 南港東明
1005
0

【 社宅公共藝術給藝術家的挑戰與發問:李基宏《在路上》人與日常 】


第一次參與公共藝術計畫《在路上 On The Road》的藝術家李基宏,認為公共藝術的重點,不是最後的作品,而是中間的過程。對比過去自身創作經驗,多數時候只需面對自己的作品,以作品為中心,有很大的不同。


公共藝術啟動了不同的工作模式,藝術家無法只是埋首創作,需要走出工作室,把目光從作品上移開;需要進入社區,更關注在社會住宅租、住生活的人們;也需要主動走向住戶,宣傳邀請參與拍攝計畫。於是,李基宏老師的藝術行動暖身「影像手搖杯」工作坊,帶著民眾運用隨身的手機鏡頭去發現與紀錄各種生活細節,動手編輯自己的生活影像故事,享受創作的簡單、快速及分享的樂趣。


《在路上 On The Road》公共藝術計畫,紀錄30組社會住宅住戶的生活軌跡。儘管才開始執行計畫,李老師已能掌握公共藝術的核心,看見帶著不同目的參與計畫的住戶,同時也認為「面對不同的人是挑戰」,如何與不同的陌生對象建立關係,乃至於與作品產生連結,這是藝術家要進入創作的挑戰。
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「攝影」不是機器啟動即開始,需要時間等待,也需要了解拍攝對象。「影像拍攝的第一步,需要先認識被拍攝者。」李老師透過簡單訪談,開始認識參與住戶的生活故事,住戶從哪裡來?住進社會住宅多久?工作是什麼等等。


循著住戶的生活時序、日常路徑開始拍攝,一組組的住戶陸續出現在鏡頭裡。從一早打開家門,離開社區外出工作的背影,到傍晚從外頭回來,再次打開家門,走進家中的背影,被逐一如實地紀錄下。


擅於觀察與想像的李老師,對於居住在社會住宅的人們,是這樣形容:「透過同一規格化住宅的門,各自展開不同的生活風景。」社會住宅提供了相同的居住環境,不同的是這些人們,都從哪來,又會再往哪去!


李老師的拍攝是帶著對社會住宅住戶們的發問開始,而創作是找尋答案的過程。這些紀錄的聲音、影像被後製堆疊,最後所呈現的作品,便是藝術家自己對於問題所詮釋的答案。


「每個人都是不同,會去不同的地方,但最後都會回來這個同樣的地方。」李老師用這句話帶出他在《在路上 On The Road》的計畫核心,也是老師想找尋的答案,從不同到相同,也帶著社會住宅住戶們去看見,彼此擁有相同居住的家。


社會住宅的出現,讓原本有著不同生活、工作、家庭的人們,因為居住需求,一起匯聚於社會住宅,比鄰而居。儘管社會住宅只租不售,有租期限制,已預期人們的這段相遇無法太長,最終也將分別而去;但是,此刻的路上,彼此擁有一條相同的回家路徑。
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【 相關文章 】


▪︎ 迎向一個全面運動的世界:在李基宏作品中持續自我差異的行動與影像 https://eg.deoa.org.tw/comment_content?id=20 

▪︎ 【非池中】觀看時間的刻度—李基宏《在路上》https://artemperor.tw/focus/3561
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【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】

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

策劃執行: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

林育如 /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