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公共藝術家的打怪日常(下)》

  • 地方故事
  • 藝術ing
2021/01/10 健康藝術報

▎秦政德還是像山一般內斂,默默專注於自己的創作;健康社宅另一位駐地創作藝術家康雅筑,則像風一般活潑,吹向世界的角落。


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,她曾於日本、泰國、美國、印度、孟加拉、加拿大、土耳其 等地駐村展演,並到祕魯、泰國、印度等地研 究傳統織物文化。

 

在創作時,康雅筑重視當地的環境及文化脈絡,「如果今天不知道作品做完要放在哪裡,我會有點難設想、發展,我主要做雕塑裝置,一定會牽涉到空間。」美術館的空間相對單純,以白牆為主,藝術家容易想像,但是公共藝術的空間、氣候、地質、物種、天際線,甚至附 近居民、參與者、執行過程等因素,都影響著 最終的呈現。

 

雖然她的作品探討國家身份、民族文化、織物歷史與神祕學在全球不同國家與地區的現代性等議題,但是她常跟駐地居民聊天,尋訪各地傳統織品聚落,也經常舉辦織物工作坊或纖維藝術教育,交流對象涵蓋婦女、親子、藝術行政人員、 社會企業老闆,所以習慣用不同的語彙,傳遞織品的溫度與內涵。

 

在有限的時間內投入當地文化,她將自己浸淫在當地文化中,田調、構思、規劃、製作,不斷地反思,規律地生活,直至完成最後的創作,每一次旅程,都帶著地方文化記憶,以及電腦資料夾妥善分類的照片,累積成一本又一本的《織物地圖》系列專書。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【 跟誰溝通? 從立體的個人到模糊的公共 】

 

2019年5至7月的《織為家》駐地創作,則是康雅筑離家最近一次的挖掘, 走路就可以抵達的距離。她邀請健康社宅住戶與松山區的長者們分享織物,一 個一個親自聯繫採訪,挖掘其中關於個人、家庭、時代的生命故事,後續則花費將近 一年時間內化整理,將織物特寫影像後製,疊合成連續 12 片的白底藍紋圖像,錯落在佈滿 刻度的布尺圖像上,這些刻度成為時間軸,象徵臺灣織品記憶的長河。

 

 

一位受訪者分享母親親手織的毛線外套,臺灣早年,婦女都會自己編織;一位受訪者拿了頭尾包,裡面放婚前做女裝的ㄧ些碎布,還有錢幣、釘子,傳統文化中象徵生男丁。走進長者家裡,打開最私密的衣櫥,發現一段又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,上海西裝師傅的布標、日治時期的流行花紋、可變裝成表演服的特製兩用婚紗⋯⋯康雅筑內心澎湃,如獲至寶,回家後卻開始苦惱,小人物與大歷史該如何有邏輯地交織成冊?哪一則故事在前、哪一則故事在後,中間又該如何銜接?

 

康雅筑的作品多與記憶、時間、溫度有關,「以前我會放進很多自己的部分,潛意識、夢境、日記、旅行,後來可能越來越達觀,某種程度我有把個人情感排除在外。」即使在其他駐地創作時,也會和當地人交流,她卻還沒有過如此深入的每個人的生命記憶,在思索如何串聯時,她發現每個片段都能夠映照到自身。 當受訪者找到兒子留下的娃娃熊,康雅筑想起自己的小時候、想起了母親,「我小時候好像也有熊,回去就找找看,後來加入了我小時候的娃娃還有衣服,我媽媽年輕時是毛衣編織老師,我跟姐姐的衣服全部都是媽媽自己織的,想到母親從臺南搬上來臺北,就是進入人生另外一個階段。我把我的人生去跟他們的人生串聯在一起。」

 

 

秦政德的作品也連結了小人物與大時代,他們所使用的方式卻截然不同。秦政德不擅長採訪,或者與陌生人快速建立關係,於是透過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協助,邀來團體心理學背景的社工穿針引線,讓參與的社區居民說出自己的居住遷徙故事,他在旁邊傾聽, 用自己的速度認識每個參與者。他把自己放在小小的位置,偶爾才插句話,回家後,他為每個參與者寫了一個代表字,之後做成石碑,在象徵時代的瓦牆,他寫的字靜靜陪伴 每個人寫的遷徙記憶、每個小人物的存在,「這次健康社宅就是全新的嘗試,我喜歡這樣 突破自己未知的興奮感。」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 

【 社會住宅公共藝術 】

 

社宅本身就是複合式混居,社宅與周遭行政區的住宅也是混居,藝術能搭起的橋樑雖然更看不見,但是卻有更大的機會可以影響更深更廣,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鄭韻伶說:「藝術目的很超然,它能帶給人的感受或是思辨上的影響是無法取代的。公共藝術本身不僅是公共財,也是全民藝術教育的媒介,跨背景、跨年齡置入在生活當中,要能讓不同背景的人可以共享資源。」

 

鄭韻伶認為,公共藝術創作需要思考留下了什麼,讓不知前情的居民可以很容易地用各種方式「參與」溝通。公共是個抽象的集合名詞,這個公共有社區居民,也有藝術家,藝術家面對一次又一次的任務,打了一個又一個怪,就是為了和抽象的社會大眾溝通,只有先走進基地,認識社區,還有裡面的個體,真實地面對 面交流,才可能完成公共藝術的創作。在成果發表會時,秦政德為每個參與者遞上了小草明信片,害羞地笑了笑;康雅筑遞上了《織為家》專書,附上獨一無二的麻布書衣,慎重地包裝 起來。其他觀者不一定能夠理解這些創作中如 何思辨人與家的關係,但是參與者和藝術創作 的距離,已經透過藝術家的真心彌平了。
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 

【 RPG 人物介紹:康雅筑 】

 

專職藝術創作者,透過藝術實踐質疑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,以紡織文化史和當代社會行為表象為基礎,探討工藝技能與身體勞動、生活狀態、遷徙等社會課題,以及經濟貿易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,現代性如何影響傳統、經濟制度和自然環境,旅行潛移默化影響她所認知的世界,主題往往反映在邊界、生命和過程之中,這促使她在每項計畫中同時探索自我意識和可持續性狀態的可能性,著有《織物地圖1、2、3》,亦參與藝術教育和社區合作項目。

 

FB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aChuKangArtStudio

 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
【 副本 《織為家》成果專書 】

 

在網路遊戲裡,主機會在特定時間內或玩家 達成某項任務資格後,開啟副本,此時玩家會到特殊地圖解其他任務。在《織為家》計畫內,康雅筑除了環境裝置,還出版《織為家》 成果專書,就像開啟另一個副本。有別於她之前的出版品《織物地圖1、2、3》,這次的封面設計、內文排版,全由自己一手包辦,以全本展延拉開的摺頁設計,象徵著生命的長河、時代的軌跡,內文則以詩的形式穿插織物的記憶與情感,並結合跨越世代與地域的紡織產業資料,最後加入特製布書籤,作為讀者、受訪者獨一無二的紀念。

 

 

線上贈書活動:https://eg.deoa.org.tw/activity_content?id=40

 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
 

完整閱覽《健康藝術報》特刊
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eB_b_ecCrIF45gcMKSSQmdEEOvq_QDmX/view?usp=sharing

版權聲明:刊物檔案僅供瀏覽,照片、文字、設計版權屬於各創作者,如有下載、重製、竄改等情事,創作者將保留法律追訴權



撰文:劉盈孜、程遠茜

圖片提供: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、康雅筑

相關文章:

公共藝術家的打怪日常(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