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隆公宅二區位於安康社區,過去是社區型的安康市場。40多年前,許多來自越南的僑民落腳於此,陸續也聚集印尼的新住民。此系列工作坊由食物出發,邀請住民指導製作家鄉食物,如越南粽子和印尼天貝,同時分享及種植「記憶最深刻的植物」,讓大家的回憶落腳,彼此關心照顧。
活動當天的日曆紙為底,科廷親手書寫的毛筆字、「興隆移動誌」社區報、紀錄影片、東南亞散步地圖,帶大家穿梭社宅附近的越南雜貨店與東南亞餐館...
雖然第一次工作坊參與民眾所製作的天貝全面失敗,科廷和許雅還是趕在活動前重新“培育”出足夠份量的天貝,設計了煎、炒、炸、燉等不同料理方式...
8月18日,正是印尼國慶的隔天。在合作講師許雅(破竈─無麩質飲食計畫)的教導下,參與民眾一邊體驗製作天貝的前置工作─為蒸熟黃豆一顆顆地...
順著興隆D2社宅慢慢往下坡走,走進老木柵彎彎繞繞的小路或窄巷,在科廷和社區報團隊Eva的引導下,赫然發現隱藏在叢聚老屋後的一片綠意花園...
在科廷外婆特地上山採集來的山芎蕉葉上,擺上芭蕉、綠豆仁等不會出現在臺灣粽子裡的食材,由定居臺灣多年的越南朋友渼妝姊姊,帶領大家體驗製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