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政府宣示推動八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後,積極彙整各項資源進行興辦,把關設計興建品質,辦理社區座談說明,置入多元公共與社會福利設施等。此後,從每次政府公布社會住宅招租的低中籤率,即可感受民眾對居住資源的高需求,與對此政策的肯定。
隨著每處社會住宅基地完工,新穎卻尚顯生硬的建築空間,在住戶陸續入住後,如何轉化為有溫度、有厚度的生活社區,則需要有目的性的導入操作。對內,自2017年以來,台北市政府推出「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[1]」,徵選帶有社區意識及願意參與實踐回饋的青年入住,已累計有110戶青創戶,居住於4處社會住宅,經營累積各種鄰里網絡、社群文化等社區關係。
而對外,社會住宅除了作為滿足民眾居住需求的資源關係外,帝門藝術基金會「藝居-家的進行式」公共藝術計畫,在台北市5處社會住宅進行各種形式的行動藝術、駐地創作、互動裝置等,由藝術家引領人們參與其中,經由社會住宅的場域環境,相互分享與對話,不僅做為藝術計畫的創作基礎,也成為社會關係建構的過程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【 社會住宅的「社會」是什麼? 】
社會住宅屬於政府住宅補貼政策的一環,聚焦解決民眾「居住」問題,但因現階段資源有限,僧多粥少下,易被外界指稱僅供少數者的特定資源,無法與社會多數者產生連結關係;加上,早前社會住宅深受負面標籤影響,政府花了許久時間擺脫污名,積極在軟硬體設施與服務資源上,力圖證明其社區品質與政策價值。
所以,社會住宅的「社會」這兩字,應是動態與具發展性的,跨越住宅的實體空間界線,使人們可以持續地互動溝通,促進關係的交互作用,進而產生正向影響力;且其「社會」的操作,亦強調公共性,並不侷限在內部的社區關係,而是能擴大範疇,促進社會多元對話與建立連結關係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【 公共藝術作為建構社會關係的各種行動 】
一、打開社會住宅,拉近社會距離
如同前文所述,當社會住宅只看見「居住」這件事時,容易和社會產生距離,也缺少建立關係的基礎。因此,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,藝術家首要打開社區空間,邀請有興趣的民眾走進社區,連結鄰里文化環境,成為可以相互交流、共同創作的場域。陳科廷在《記憶滋味》、《家庭發酵室》公共藝術計畫,從尋常的生活飲食出發,踏查社區紋理,強調與社區文化、生活環境的連結性。
在《記憶滋味》計畫,陳科廷用飲食帶入特有的東南亞文化,連結早年安康平宅照顧越南難民僑胞的歷史脈絡[2],並安排「東南亞散步」活動,帶著民眾穿梭在興隆社會住宅周邊巷弄,拜訪各式東南亞店家,探索新奇陌生的香料食材,也與新住民朋友交流回顧這幾十年的移居時光。
另一件《家庭發酵室》計畫的「採集行動」,陳科廷也同樣帶著民眾從青年社會住宅出發,來到社宅旁的中正河濱公園,沿途採集認識各種植物,以及前進萬華「第一果市」,將在地文化素材加入康普茶中,慢慢醞釀關係的發酵。
陳科廷《家庭發酵室》(左) 與涂維政《移動博物館》(右) 創作計畫。(攝影:林育如)
二、轉譯物件故事,創作新的社會關係
打開關係後,如何形塑關係的想像,透過「物件」是具象且直接的連接媒介。藝術家將民眾提供的生活物件、回憶故事,經過轉譯創作,把產出的成果作品,置入社會住宅成為社區空間的一部分,形成可觸和可感的實物社會關係。
康雅筑的《織為家》計畫,邀請長輩們帶來具有特殊意義與回憶的衣物織品,在尋找與分享織物故事的過程中,長輩們重溫了那段生活畫面與感動時刻。康雅筑運用文字與影像,記錄下織物的各種紋樣花色與其生命風采,編輯成圖文書冊,也讓這些織物圖像成為裝置藝術作品,躍上了健康社會住宅的外牆,延伸另一種家生活的情感與意義。
涂維政的《移動博物館》計畫,蒐集民眾各式樣的物件,有孩童時期的心愛玩具,有各種收藏與紀念性小物,也有日常伴身的隨身用品等。涂維政帶著民眾利用陶土拓印,再用水泥翻模,當物件被一模一樣的複製出來時,每個人也重新梳理了過去的回憶。於是物件被放進行李箱所拼接成大型裝置藝術作品裡,安裝在興隆社會住宅牆面上,參與民眾彷彿也跟著來到社會住宅,開啟情感式的居住情境。
秦政德的《居住履歷》計畫,帶著民眾回顧自身各階段的居住故事,拉出一條條交錯的遷徙路徑,有穿越大半中國、跨過海峽兩岸,也有往返台灣南北兩端,並將這些居住經歷,以書法墨筆寫下可呼應心境的字句。秦政德從其中選取代表性的字,連同民眾的字句,創作刻印在石板上;並置的老屋瓦與石板共同承載著不同時代意義的重量,從昔日眷村[3]轉化到社會住宅,都是此刻健康社會住宅居住故事裡的精彩篇章。
秦政德《居住履歷》(左) 與劉和讓《蓋物工坊》(右) 創作計畫。(攝影:林育如)
三、尊重社會多元性,啟動關係的開始
社會關係的建構基礎,在尊重社會的多元性,並透過社會互動、溝通對話,去啟動關係的開始。然而「話語權」通常掌握在有機會說話、容易說話的一方;公共藝術提供了一個可以充分交流分享的創作場域,同時藝術家也看見了在社區裡容易被隱沒的對象,主動邀請他們參與。在創作中,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訴說自己的故事,這些故事都是創作的根本;而在作品裡,可以看見與辨識這些的不同,這也回應了社會住宅強調的包容性。
王艾莉的《回憶專門店》計畫,屬於跨社會住宅基地的公共藝術行動,募集民眾無法丟棄的「生灰系物件」故事,將其素材設計轉化為各種分享與交換的操作。若好奇《回憶專門店》在賣些什麼,自己便須先走進店內,依循規則,進入每個箱子裡觀看物件故事,再隨著每一站從食物、氣味、植物等媒材的互動體驗下,也開始交換出自己的心情,並在最後留下文字故事,傳遞分享至下一處社會住宅。
陳若軒的《旁注:進與出》計畫,長時間駐地社區,記錄安康平宅二期的拆除,陪伴住戶整理與告別,與遷入興隆社會住宅的生活。陳若軒看見居住深處人們的生命亮度,於是加入文字、聲音、影像等夥伴團隊,透過現場展演與攝影文字作品,使這件紀實創作更顯得立體與深度,讓觀眾們去看見與聽見,這一段長而廣闊的生命洪流,正努力地持續前進著,如同展演主題「過了這裡,就是河堤。」
陳若軒《旁注:進與出//Side Notes on a Journey》創作計畫。(攝影:林育如)
劉和讓的《蓋物工坊》計畫,邀請東明社會住宅「東明扶愛家園」身心障礙朋友參與創作,運用回收的各式玻璃瓶罐與原木邊材或剩料,學習親手製作「蓋」物作品。然而因為生理受限,身障者很少能夠看見「自己」,很多時候是被他人替代了;而參與創作,即便仍需要輔具與協力,但這件作品的完成可以屬於自己,可以被他人看見,有著滿足與成就感,想把作品帶給家人看,想在瓶罐內裝上自己喜歡的東西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【 公共藝術是關係的暖身,社會關係的延續仍需要經營 】
「藝居-家的進行式」公共藝術計畫,有許多藝術家及其創作,都強調去看見個人、情感記憶、生活經驗的意義與重要性。從分享敘事開始,即便是稀鬆平常的過往,一份食物、一件衣服、一個物件、一些文字,參與者也能藉此再次梳理自己的生命經驗;而藝術家的轉譯創作,則輔助了這過程有不同形式的呈現,可以把這些回憶故事留下,賦予彼此新的關係與意義。
台灣社會住宅尚在起步階段,因有著公共工程1%的公共藝術經費,使得社會住宅在建構社會關係上,公共藝術得以作為軟性媒介,提供一個關係開始的暖身過程,也構築出社交互動的情境場域。然而目前社會住宅的流動性,也必然面對社區的不斷改變,如何讓關係延續,以及累積關係的厚度,公共藝術行動是其中的一種實踐模式,還需要從不同面向思索操作方法,看見社會住宅與社區的各種可能性。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【 相關文章 】
▪︎ 公共藝術走進社區的發酵過程 https://eg.deoa.org.tw/comment_content?id=11
▪︎ 居住履歷看見社宅居民原鄉記憶 https://eg.deoa.org.tw/comment_content?id=10
▪︎ 移動博物館:一場藝術行動劇 https://eg.deoa.org.tw/community_news_content?id=5
▪︎ 在遷移中收藏記憶(下) https://eg.deoa.org.tw/comment_content?id=13
▪︎ 移動博物館:物與自我的重塑 https://eg.deoa.org.tw/resident_content?id=3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[1] 台北市政府於社會住宅一般戶數提撥10%做為創新型計畫多元入住管道,使有心經營社區生活的民眾可優先取得租住權。「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」已有110戶青創戶參與,入住4處社宅,包括健康社宅、興隆社宅D2、青年社宅、東明社宅,另明倫社宅有26戶青創戶尚未簽約入住。
[2] 興隆社會住宅位在安康平宅社區上,為台北市規模最大的平價住宅,照顧多元弱勢族群,除低收入戶的經濟弱勢戶外,也包括外省移民、城鄉移民、災難拆遷戶及政治難僑等。
[3] 健康社會住宅由婦聯五村基地改建,建築師為保存歷史文化脈絡,特別保留原有眷村門柱,以及將舊建築材料重新運用於新環境裡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【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】
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
策劃執行: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