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城市觀察
觀察與評論
觀察與評論
時間排序
時間排序
熱門排序
【 台灣社會住宅政策機制與社會創新 】
廖庭輝、翁家德
2019/10/20 松山健康
以興隆社會住宅為例,2010年多個民間團體組成「社會住宅推動聯盟」,要求政府應推動社會住宅,解決弱勢與青年居住困難。201...
1728
0
【 從興隆社宅居住自立方案到公共藝術計畫 】
林育如(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)
2019/12/09 文山興隆1
從興隆社會住宅居住自立方案到公共藝術計畫── 看見人們在居住文化裡的異與同。 社會住宅「混居」的特性,由不同成長背景與生...
1713
0
【 公共藝術怎麼和粽子扯上關係? 】
翁家德(OURs都市改革組織專案執行)
2019/12/10 文山興隆2
公共藝術怎麼和粽子扯上關係?── 藝術也可以這樣做社區營造。 在藝術家陳科廷「每個人心中的粽子──越南粽和你的xxx」工...
1365
0
【 藝術與社宅共生 】
翁家德(OURs都市改革組織專案執行)
2019/12/10 文山興隆2
現今社會住宅已成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策之一,由中央政府負責訂定法令政策、補助與協助能量不足的地方政府興建,各地方政府則...
1291
0
【 公共藝術的社會價值 】(一)
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
2019/10/21 松山健康
談臺北市社會住宅的公共藝術(一) 根據1992年通過的《文化藝術獎助條例》,公有建築物需要設置至少為其建物造價百分之一的...
1164
0
【 居住履歷看見社宅居民原鄉記憶 】
林育如(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)
2020/01/30 松山健康
「居住」是每個人生命經驗裡,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在每次的居住,寫下精彩故事後,有人會再度往下一趟旅程前進,有人則是停留。 ...
1104
0
【 公共藝術的社會價值 】(二)
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
2019/10/21 松山健康
談臺北市社會住宅的公共藝術(二),「藝居」參與的藝術家團隊總共有二十一組,分別是駐地創作、藝術行動與永久設置。藝術行動除了...
999
0
【 無障礙住宅空間2.0 - 通用設計與社會住宅 】
唐峰正 / 財團法人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
2020/10/18 南港東明
少子高齡已經是臺灣未來的人口結構意象,尤其是超高齡社會議題徵兆在所難免,但我們是否也驚覺到,我們住的房子竟然老得比人還快。...
983
0
【 乘載社區記憶的「社會雕塑」】
翁家德 / OURs都市改革組織專案執行
2020/10/21 松山健康
臺灣社會住宅在《住宅法》、《文化藝術獎助條例》兩部法源確立之下,開創全世界獨有的社會住宅公共藝術制度。有別於房產市場集合住...
941
0
【 不只是一堂版畫課 】
林育如(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、《藝居─家的進行式》研究員)
2020/01/30 文山興隆2
今年(2019年)接續引入公共藝術資源,由多組藝術家在社區展開一連串的公共藝術行動,邀請居民共同參與,也包括與明道國小合作...
932
0
1/3
首頁
認識藝居
最新活動
社宅藝術計劃
創作主題
作品總覽
都市紋理
城市觀察
觀察與評論
住.民觀點
藝居社區報